学术研究 学术研究
儒学动态
专家观点
项目成果
研讨动态
分中心建设 分中心建设
分中心活动
传播普及 传播普及
交流互鉴 交流互鉴
尼山球友会·文明论坛
机关党建 机关党建
廉洁文化建设
球友会·文明建设
学术期刊 学术期刊
《孔子研究》
《中国儒学年鉴》
儒学名家 儒学名家

教师节致敬“大先生”

来源:球友会  更新时间:2024-09-20 01:14:45

 

第40个教师节来临。大先生今年教师节主题是教师节致敬“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大先生扬子晚报邀请了多位不同工龄的教师节致敬教育工作者,讲述“大先生”给他们的大先生引领——

今年62岁的南航教授楼佩煌,自带很多“标签”:他是教师节致敬南航苏州研究院的院长,机电学院的大先生教授、博士生导师,教师节致敬学生眼中的大先生课题组“老板”,更是教师节致敬许多生产一线技术人员和工人师傅们口口相传的“楼老师”。从教40年,大先生楼佩煌有一大半的教师节致敬科研项目和研究成果与生产一线紧密结合,将自己当年课堂上学到的大先生严谨与细致,教给了一代代学生。教师节致敬

楼佩煌是标准的南航“土著”,1980年考入了南航航空制造工程系航空机械制造工程专业。“1984年本科毕业后,我留校开始当老师,一边工作,一边继续在南航读研。”楼佩煌回忆,学生时代自己的老师阵容堪称“华丽”,著名机械加工专家,国内第一位国际生产工程科学院院士张幼桢教授时任航空制造工程系主任。

“学术泰斗开的课,我们当然要去听。”楼佩煌告诉记者。“张先生当年的授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他的板书,工工整整,非常有逻辑,这和他的为人也完全一致。”楼佩煌回忆,当年张幼桢先生给学生们上课,总是穿得非常整洁,一丝不苟,“一堂课听下来,你会为先生渊博的学识所深深折服。他所教授的《金属切削理论》这门课程内容在一些同学眼中可能还挺枯燥,但先生却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那会儿就有同学笑言,‘黑乎乎油腻腻的活儿,先生一讲忽然就高大上了’。”

直到今天,楼佩煌对于张幼桢教授的授课内容记忆犹新。“比起课程内容的讲授,老师更在意治学理念。他说,我们这些学工科的人一定要将理论和工程实际相结合。要从实际中寻找问题,发现问题,最后运用到工程中去解决问题,这样才有价值。”楼佩煌举了个例子,“老师给我们讲飞机发动机零部件制造工艺,从理论到实践经验,再到先进技术应用前景,层层递进。从问题的引出点,到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再到应用的成效,这让我受用终身。”

楼佩煌牢牢记着张幼桢教授的教诲。开始带学生后,他与科研团队的老师和学生们一头扎进了生产一线。“我们的课题都和工程实际密切相关。这些技术有个共同的特点,在实验室里看似‘完美无缺’的,到生产一线却‘漏洞百出’。实验室创新成果想要成功应用到生产实际,中间的距离还是有些大的。”

为了加深对实际应用的理解,楼佩煌和学生们“住”在了车间,和工人们“打成一片”。“我们团队发明了一种应用汽车装配生产线上的‘摩擦驱动输送技术’,彻底颠覆了100多年来美国福特公司发明的链式输送技术。但在实际应用中,这种却尽力了曲折。”楼佩煌介绍,“摩擦驱动输送技术”最初应用到生产一线时,团队经常发现输送线打滑现象。“后来我们到汽车生产线观察,发现是因为摩擦驱动单元中的一个螺母没有设计防松动扣,受冲击后发生了松动。这是一个容易被忽略的‘小细节’但到了生产一线就是‘大问题’。这些细节如果不到一线去观察,是很难快速找到问题症结所在的。”

在生产一线呆久了,楼佩煌成了一线技术人员中的”一员”,一线技术人员总会向他讨教问题,楼佩煌也通过他们,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多年的实践积淀为楼佩煌课堂教学提供了多样的经典案例,他也被评为“良师益友——我最喜欢的导师”。

40年里,楼佩煌作为项目负责人和主要研究人员先后完成了国家“863”高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项目、部省联合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国防预研项目30多项。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部省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7项,荣立国防预研三等功1次。教学成果获国家级优秀教育成果二等奖3项,省部级优秀教育成果一等奖4项。

著作等身,桃李满园,楼佩煌表示,自己最喜欢的标签还是“老师”。“如果可以,就写我的学术头衔吧,‘南航机电学院教授’,我还是喜欢听学生和工人师傅们喊我‘楼老师’。”楼佩煌说。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杨甜子


校对 王菲